2020.5.28 宜蘭龜山島之旅
龜山島位於宜蘭外海約10公里處,現在已經是個無人居住的島嶼,
每天僅有6民海巡人員駐紮,是個名符其實的無人島。
每年3至11月開放每天1800人登島,須提前上網申請登島(或是跟旅店配合),
每週三為地質研究人員登島,故暫停開放民眾登島。
每年開放登島時間也是賞鯨的時間,但我們這次對於賞鯨行程興致缺缺,
所以只跟住宿的旅店報名繞島+登島 二合一行程。
一早在宜蘭頭城的烏石港等待船隻出發,
剛好遇上梅雨季,登島當天也是遇上了雨天,(傷心太平洋~)
一開始覺得雨天會有點掃興,但很幸運的是雨不大,
而且因為雨天造成的「神龜帶帽」奇景,讓龜山島壟罩在一片濛濛雲霧中,
加上龜山島的峭壁、海蝕洞地形,讓龜山島增添了仙境般的神秘迷人色彩。
據導覽人員解說,龜山島原本是座活火山,但因921大地震緣故,現在已無正常能量釋放,
所以地質學家也密切觀察龜山島地質,深怕能量爆發影響這座無人島的自然文化。
也因為是火山地形,龜山島有著世界少數僅有的海底溫泉,
因為海底溫泉釋出的硫磺,形成了非常美麗的「牛奶湖」奇景,
乳白色的海流在深藍色的海水中渲染開,美麗的景色完全不輸國外世界美景。
據說海底溫泉噴出口的溫度高達120度喔。
繞島絕對是這次最滿意的行程!
船一邊繞著島、一邊聽解說員詳細介紹島嶼周邊的地形、自然及人文,
無論巉壁或海蝕地形等等,繞著這座美麗的無人島,你絕對會他的美讚嘆不已。
還有一個龜山島奇景之一的「靈龜擺尾」,這是龜山島尾部延伸出的烏龜尾巴,
因為會隨著季節冬、夏季風風向及海流的影響而南北移動,因此才有靈龜擺尾的稱號。
龜山島以前能居住人的地方僅有一小塊地,
現在能登船的也只有南岸港口及北岸港口,
北岸港口在蔣經國執政時期曾耗資千萬打造,
相較於北岸港口,南岸港口僅僅為一小塊水泥地。
我們在南岸港口登島上岸,這裡禁止拍照,並不是因為軍事因素,
而是因為曾經有人為了拍照跌入海,因此這裡嚴禁逗留拍照。(學到小知識~)
島上有一座龜尾潭,周圍綠意盎然的山坡圍繞,
加上雨天雲霧壟罩,這裡的景象如同電影場景的深山無人島般原始、不受人為破壞。
穿上我的斗篷雨衣,跟著導覽人員繞著潭的周圍的步道,探索這座美麗的島嶼。
我與朋友因為太喜歡龜山島了,相約明年3月要再登島欣賞3至4月遍野的百合花。
(我們甚至開玩笑說想在龜山島參加音樂祭~)
島上有一座廟,祭拜的是觀世音,讓我們訝異的是當天不少有客都是為了拜拜而登島的(進香團),
我跟朋友沒有點香,只是用手合掌祭拜,我祈求風調雨順、疫情盡快穩定、台灣及世界都能平安,
奇妙的是,就在我們與同團進香遊客拜拜完後,雨停了、甚至露出了一絲絲陽光。
島上有很多自然文化,這裡除了海底溫泉外,島上還有冷泉,
不過因為鄰接龜尾潭,雨天海水也會倒灌進來,
所以定時會有研究員探測冷泉的酸鹼值以確定冷泉是否仍存在。
島上曾經有人居住,勢必要有淡水使用,這口井也是島上唯一的淡水,
雖然現在龜山島已無然居住,但也有駐紮的海巡人員,所以現在這口井還是有在使用的。
潭的水算是清澈,水裡也有不少的魚群。
我很喜歡這樣的大自然小旅行。
沿著潭邊走到廟宇的對面,這裡有座莊嚴的觀音像。
龜山島也曾因政府要開發核能及軍事用地,而強迫島民遷移,
這裡也保留了當時的軍事隧道及砲台。
近幾年政府也將隧道擴大及裝置燈光照明。
當年政府興建了6座砲台,但有兩座已坍崩,這座應該也是島上唯一開放參觀的砲台。
頭頂上尖尖的密集物寫著消音錐,
但根據導覽人員解說,這些尖尖的東西,是為了減少蝙蝠及鳥類留在隧道洞裡,
以前龜山島有很多蝙蝠,但這些消音錐完全沒達到減少蝙蝠的作用,
真正讓蝙蝠離開隧道的方式,竟然是增加觀光遊客人數,
觀光遊客越來越多,棲息的蝙蝠也越來越少、漸漸就消失了。
(所以人類是大自然的禍害吧!)
參觀完隧道後,我們也登船返回宜蘭烏石港,結束秘境探險的半天。
這次我們只有選擇登島+繞島的二合一行程,
很多旅行社或網路上也能購買三合一(加上賞鯨)行程,
或是「401高地」的登山行程(因為登上島頂端有海拔401公尺高,所以稱為401高地),
但還好我們沒有選擇401高地行程,不然雨天登上去應該危險又沒能看見什麼風景。
我和朋友一致推薦繞島行程,這座島的擁有太多自然美景了。
趁現在可以登島時間,選一天也去探索這個無人島秘境吧!